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“这个主意好!”林宇立刻在图上标注,“咱装四台高压水枪,船头两台,船尾两台,都用不锈钢管连接到船上的蓄水池,再装个增压泵,让水枪的射程能到五十米,比小鬼子的冲锋舟还远。另外,在甲板上焊几个隐蔽的弓弩,手枪和子弹难弄,价钱也高,但是弓弩咱们的管够。”
李长坤盯着结构图上的舵机位置,补充道:“舵机是船的命门,上次小鬼子就想打坏咱的舵机,得给舵机舱加个防护。咱用厚钢板把舵机舱包起来,只留个小检修口,就算小鬼子的子弹打过来,也伤不着舵机。”
林宇还想到了预警设备:“小周负责瞭望,得给他的瞭望台装个高倍望远镜,再挂个铜铃,一旦发现小鬼子的船,就摇铃示警。另外,在船顶装个简易的雷达反射器。虽然咱没有雷达,但这东西能让远处的渔船看到咱的位置,万一遇到小鬼子,还能向附近的渔船求救。”
船员们越聊越兴奋,原本的担忧渐渐被期待取代。
小周拍着胸脯说:“小宇哥,动力系统的改造包在我身上,保证让绞车和起网机顺顺利利运行。”
王大春则主动请缨:“焊护栏、装水枪的活交给我,我明天就去镇上买钢板和钢管。”
油灯的光映在结构图上,密密麻麻的改造标注像一张周密的网,将捕鱼的实用需求与御敌的安全考量牢牢织在一起。
林宇看着围在身边的兄弟们,心里格外笃定。
等改造完成,“护海号”就不再只是一艘普通的渔船,而是能在远海安稳捕鱼、又能硬抗小鬼子的“海上堡垒”。
第二天一早,改造工作就正式启动。
船员们分工明确:小周带着人拆副油箱,准备装备用发电机;王大春和小虎扛着钢板,在甲板上焊接护栏;小海则蹲在舵机舱旁,测量钢板尺寸,准备做防护;林宇自己则骑着自行车,去镇上联系冷藏设备和二手手榴弹的卖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