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》
他明明感觉有鱼咬钩,但是一提线,却提了个寂寞。
这不是鱼咬钩后切线,而是压根就没有鱼咬钩,完全是判断性失误。
尽管他提前更换了加粗的PE线和钢丝前导线,但在暗流的冲击下,鱼咬钩时的信号传递变得模糊不清。以往凭借手感就能清晰判断鱼的大小和咬饵力度,如今却因为暗流的干扰,难以准确把握时机。
提竿早了,鱼自然就容易脱钩;提竿晚了,大鱼可能就会带着鱼饵游走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钓鱼,钓鱼者必须全神贯注,从鱼线细微的颤动中,分辨出是暗流导致的晃动,还是大鱼咬钩的真实信号,对其专注力和判断力都是极大的考验。
陆闯那边也明显遇到了同样的情况。
只听兴奋地大喊一声,“上鱼了!”
然而,提竿之后,同样钓了个寂寞。
其实刚刚他感觉有鱼,是因为有一部分力量是暗流施加在鱼线上的。
在与“大鱼”搏斗的过程中,暗流不断推搡着渔船,使得船身剧烈倾斜,海水漫过甲板边缘。他不仅要对抗鱼的拉力,还要稳住身形,防止被暗流和鱼的合力拖入海中。
这需要他拥有强大的臂力和良好的平衡能力,同时还要根据渔船的晃动和暗流的变化,灵活调整拽拉鱼竿的节奏和方式,稍有差池,就可能功亏一篑,甚至陷入危险境地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